文章详情

多重人格障碍

发表于 2012-08-09 16:03

  
  心理导读:心理学对于多重人格的定义为,在个体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特的人格,每一个人格在一特定时间占统治地位。这些人格彼此之间是独立的、自主的,并作为一个完整的自我而存在。     ---心灵花园

 

多重人格障碍
 

  
  多重人格(Multiple Personality )是一种心因性身份的障碍,也即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障碍。在1980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中,把多重人格界定为“在个体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特的人格,每一个人格在一特定时间占统治地位。这些人格彼此之间是独立的、自主的,并作为一个完整的自我而存在”。
  
  多重人格简介

  
  一般说来,在任何特定的时间阶段,内陆诸意识层的只有一种身份,称为主体人格。此时所有的情感、思想和言行都按照主体人格的方式活动,不显出另一身份的痕迹。不定期一段时候,通常是在受到精神刺激之后,可突然转变为另一完全不同的身份,一切情感、思想和言行按照后继人格的方式行事。这时,个体对过去的身份完全遗忘,仿佛从心理上另换了一个人。从一种人格到另一种人格的转化通常是突然发生的,当后继的人格开始“执政”时,原先的主体人格是意识不到的,并忘却业已发生过的事情。
  
  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有关研究表明,多重人格的每一种人格都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它们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性别、年龄、种族、家庭特征;尚有不同的智商和视力;更甚者,有的对同一种药物竟也有不同的反应。而尤具戏剧性的是,有些人格还可相互交换意见,并合作进行各项活动。
  
  过去认为,多重人格在人群中的比率是非常低的。但近年的发现表明,多重人格其实并非那么少见。此症以女性为多,其发病率通常为男性的三至九倍。
  
  多重人格往往由情感创伤引发———特别以童年期的精神创伤为多见。其治疗方法,有格式塔疗法、精神分析法、支持疗法等。但所有疗法都离不开家人、朋友、同事等人长期而耐心的配合。治疗时尤应避免激惹病源。
  
  从一种人格向另一种的转变,开始时通常很突然,与创伤性事件密切相关;其后,一般仅在遇到巨大的或应激性事件、或接受放松、催眠或发泄等治疗时,才发生转换。其实,纯粹的多重人格现象是非常罕见的,目前中国已经出现类似病例。
  
  多重人格的产生原因
  
  在精神分析学派看来,多重人格的实质是心理过程的分离,一部分行为和经验被单独保持,彼此之间没有交流,后继的人格通常能意识到主体人格的存在,但把它看作为客体(“他”、“她”或“它”),而把自身看作为主体(“我”),当分离尚未全面时,主体人格还有可能意识到另一种人格的存在,但通常把自身看作“我”,而把另一种人格看作为“他”“她”或“它”。可是,当分离全面进行时,主体人格便会忘却自己的身份,并由后继人格取而代之。正如心理学家P.费登所说,在这种情况下,“主体的经验类似纪觉,从中产生的‘思想’被体验为好像它是一种由外部刺激引起的‘知觉’”。
  
  后继人格和主体人格在其情感、态度、知觉和行为等方面是非常不同的,不时甚至处于剧烈的对立面。在主体人格是积极的、友好的、顺应社会的和有规可循的地方,后继人格可能是消极的、攻击的、逆社会的和杂乱无章的。J.G.沃特金斯和R.J.约翰逊的研究表明,如果个体在童年期年处的家庭环境是蛮横的和忽视的,则儿童的需要就会常常遭受挫折,从而引发愤怒或不满。如果这一环境对儿童的愤怒或不满拒绝接受,或者说在儿童的愤怒或不满出现时立即予以处罚,则儿童就会被迫压抑真正的情感,仅仅展现社会认可的遵奉行为。于是,儿童处于矛盾或冲突之中:一方面为避免处罚而压抑真正的情感,另一方面被压抑的情感并未消失,而是想千方百计出来表现一番。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只有通过创造想象中的游戏伙伴,即把自我中的有些部分体验成客体(“他”、“她”或“它”),借此与孤独或寂寞作干斗争。尔后,凡那些无法为父母或其他成人接受的行为,或者经常受到处罚的冲动,便函有可能被分离出来,压抑入想象中的游戏伙伴之中:我是好人,他是环人。这里,“我”是主体人格,“他”是另一种人格或后继人格。此时,主体人格尚能意识到另一种人格的存在,把自身看作为主体,把另一种人格看作为客体(即想象中游戏的伙伴)。
  
  但是,当挫折继续时,当愤怒或不满因为不断的拒绝或惩罚而变得日益增强时,这引愤怒或不满就会越来越多地被压抑入分离的人格部分。为了保持这些被压抑的东西,后继人格和主体人格之间的“隔墙”就会加厚,并且就得不可渗透。慢慢地,主体便不再意识到它的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青春期,环境对个体的外部要求有可能变得更大。对个体来说,由这些外部要求引发的挫折和不满也不可能变得更多。于是,在“隔墙”的那一边,被压抑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所占“空间”就会越来越大,从而削弱了主体人格。由于那个被隐匿和分离的人格强烈要求表现自己,它就会周期性地接管主体人格,成为后继人格。这种接管方式是以激烈的和交替的人格变化表现出来的,具有周期性的性质。当后继人格在一特定时间接管主体人格时,它的攻击和憎恨,以及其他主体人格无法接受的紊乱行为,会变得格外明显。极端的表现是:如果这种后继人格指向他人,便会导致杀人;如果指向主体人格,便会导致自残或自杀。当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表现出这种三性的行为。
  
  一个人如果拥有多重人格的话,遇到压力或危急关头,该受哪一个人格支配呢?会不会出现好几个人格争夺对人的控制权,而出现严重混乱状态呢?其实,多重人格的各个亚人格都是各自独立、彼此分开的,一种人格出现,其他人格就自动退场,所以,任何时候,都有一个主要人格占优势,人的行为也就由占优势的人格“值班”、控制,不会出现“好几个人格争夺控制权的混乱状态”。究竟由哪种人格来支配,完全遵循“哪种人格最适应当时的环境和需要,就启动和出现哪种人格”的原则。这实际上就是“适者生存”法则的心理学翻版。如果我们用“变色龙”或者“变形虫”来理解多重人格,也许会更形象、更直观。比如,用比较自信的人格,去应付具有竞争性的环境;用脆弱、神经衰弱的人格去赢得同情、获取依赖;用画家和艺术家的人格和身份,去应付上层社会等。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多重人格在本质上,就是一种通过频繁地变换人格,来适应环境的心理现象,是一种适应环境的心理努力。
  
  多重人格的发病率和治疗

  
  过去认为,多重人格在人群中的比率是非常低的。但近年的发现表明,多重人格其实并非那么少见。此症以女性为多,其发病率通常为男性的三至九倍。
  
  多重人格往往由情感创伤引发———特别以童年期的精神创伤为多见。其治疗方法,有格式塔疗法、精神分析法、支持疗法等。但所有疗法都离不开家人、朋友、同事等人长期而耐心的配合。治疗时尤应避免激惹病源。
  
  早在19世纪,一些医生如D。佩雷(1840)、普卢默(1859)、阿扎姆(1887)等人就已著文指出,大多数多重人格患者将持续多年方见好转,而且非常难以治疗。然而,近年来,作为人格障碍研究的一个成果,有关多重人格患者治疗的若干原则已经问世:
  
  1.催眠分析要比经典的精神分析更具疗效。
  
  2.当治疗者与多重人格患形成一种良好的移情关系,避免对患当中任何一个人抱以反感或恶意时,治疗最具动力。
  
  3.鼓励各分离的人格之间的内部交流,因为这种内部交流有助于“拆除”置于主体人格和后继人格之间的隔墙。
  
  4.分离人格的产生有些是因为未能满足正常的需要,对此应考虑需要的功能,不能轻率处置。
  
  5.治疗者的责任是帮助患者将后继的人格返回到它们最初的目标上来,以便转移后继人格与主体人格的对立立场。
  
  6.坚决不能操纵或离间主体人格和后继人格,因为这种策略通常会导致治疗的失败。
  
  7.后继人格一旦形成,它就会强烈抵御企图消灭它的一切努力。因此,治疗者不能去消除它,而应该注重它与主体人格的同一性,设法整合它们,使之像正常的情绪变化那样操作。
  
  8.通过宣泄,把主体人格“诱导回来”,让其对原先无法接受的愤怒、不满、冲动等承担责任,并用更为建设性的办法处理它们。由于诱导主体人格的过程也是发泄后继人格的过程,因此置于两者之间的隔墙便会自动解体,两者的交流得以实现。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人们对多重人格研究的兴趣日益增强,但多重人格仍然是人格障碍中最难理解和应对的领域之一。
  
  附录:关于多重人格的六个核心问题
  
  说到多重人格,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因为这个简直是电影中最爱使用的心理学元素,远的有经典名作《搏击俱乐部》、《三面夏娃》、《精神病人》,近期的有《致命ID》、《黑天鹅》,而大陆有赵薇主演的《绿茶》、香港有《神探》、日本有《多重人格侦探》、《催眠》(←烂,强烈不建议观看),电视剧编剧写到没东西写的时候就最喜欢拿多重人格开刷,比如木村拓哉主演的“戏说大脑”日剧《Mr. Brain》,连《Lie to me》第二季第一集,也拿多重人格做噱头来吸引观众。
  
  第一问:现实中多重人格真的存在吗?
  
  答案是:真的存在!上面列举的一系列多重人格电影大都是戏说,不过有一部可以说是真人真事改编的。那就是1957年拍摄的《三面夏娃》,这个故事是基于Corbett H. Thigpen和Hervey M. Cleckley医生的临床记录而改编而成。而这个故事的原型Chris Costner Sizemore,也顺利成为21世纪最街知巷闻的多重人格障碍患者。她在50年代因为头疼难忍,而去看心理医生,结果意外发现其另外的人格。
  
  Eve可能已经成为多重人格的公众形象代言人,除了这本书跟电影,她自己在1975年痊愈后还写了两本自传体小说。关于她的个案以及一些记录资料还可以在杜克大学的图书馆资料库中找到哦。那么说来,多重人格就是真的存在咯,而且是得到美国心理学界的承认,不过多重人格障碍(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已经是它的曾用名了,因为有研究者通过临床研究分析认为,患者并没有不同的完整人格,只是出现不同的身份的分离,在《美国精神卫生诊断标准手册第四版(修订版)》(DSM IV-TR)中,它被称为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简称DID),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格,并且人格之间会发生转换来控制行为。
  
  第二问:这些人格之间真的会那么不同吗?
  
  在史上最好看电影之一《搏击俱乐部》中,男主角杰克是个神经质、懦弱而且靠着参加各种团体治疗才能睡得着觉的死上班族。不过他的另一个人格——大帅哥“泰勒”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不但用别人抽脂抽出来的脂肪做肥皂,在小朋友看的电影中中插入色情画面,更酷的是他很能打,也很有煽动力,简直就是偶像级的人物。而现实中的DID患者真的有这么戏剧化的人格差异吗?
  
  答案是:YES!DID的患者一般至少会有2个人格,比如《搏击俱乐部》中的泰勒和杰克,有的会有三个,比如《三面夏娃》中的三重人格(后来,其原型Chris Sizemore在她的自传中透露,她其实有超过20个人格),而少数人会有几十甚至上百个身份之间进行转换。
  
  不过在这些身份中总是会有一个身份是我们正常情况下意识到的自己,我们把他叫做“主要人格”。而“替代人格”则与主要人格在很多特征上不同,在《搏击俱乐部》中,“替代人格”只是性格跟主人格不同。而电影中女性的DID患者最大的不同可能是本来是一个内敛娴熟的家庭主妇或者是乖乖女,摇身一变变成性感小野猫或是舞场皇后,更夸张一点可能会变成杀人狂魔,比如像《致命ID》那位Malcolm Rivers先生身体里住的那个假警察,还有刘青云演的心里有好多鬼的“神探”(主要人格是个破案无数,改正社会风气的警察,但也有一个人格嗜血成性,以暴易暴的替身)。不过我常常说,电影永远都没有现实那么有想象力,现实中的DID患者可是比变形金刚还会变,他们的另一个人格可能会在性别、年龄、性取向、字迹有很大的差异,甚至可能连讲的语言都不一样。不过对过去一些个案的总结发现,某一些角色是DID患者的经典人格角色,排名不分先后,包括小孩、保护者、检举人和异性。
  
  看过变脸表演的朋友可能都会惊讶于人脸的戏剧性的转变,不过比起DID患者的变脸戏法可是小巫见大巫。他们可以在一瞬间突然转换成另一个人格,当然有些人是慢慢变化的。但是和电影桥段一样,他们都有可能出现那种遗忘现象。就是在转换为B人格后,A人格不完全知道自己那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还是拿《搏击俱乐部》来做例子,杰克极度讨厌一个每次参加各种治疗团体都会遇到的女孩,她和他一样没有绝症,也没任何病,两人都被失眠困扰,按道理说是同病相怜。有一天,玛姬打电话告诉杰克自己服了一整瓶安眠药后,他就置若罔闻,到第二天醒来发现这女人竟然神奇地出现在他的公寓,原来是“泰勒”带来的。如是再三,这个讨厌的女人却老是出现在他身边,而且对他显得越发亲昵。其实是另一个人格“泰勒”上了这个女人,到电影末尾他才幡然醒悟。泰勒就是自己,喜欢玛姬的也是自己。从女人的角度讲,这根本就是男人不负责任的表现,但是作为一位DID患者,在人格转换的过程中,记忆丧失的确是一种正常的症状。
  
  第三问:有多重人格的人都受过童年创伤?
  
  多重人格的电影总少不了那种蒙太奇的镜头,一闪,主人公回到小时候;再一闪,主人公回到自己喜欢的人身边;再一闪,那些痛苦的回忆逐渐清晰(诸如被后父强奸、遭到醉鬼母亲毒打或是亲眼目睹亲人的死亡)。众所皆知,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最喜欢就是在那边大谈童年所受的创伤与人的性格以及精神问题的产生的关系。虽然这个观点可能不受搞心理科学的人待见,但是对于DID患者来说,童年创伤可能确实是他们的共同标记了。
  
  大部分已知的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在童年时期都有过一些我们称之为“创伤”的体验,包括受到性虐待、身体虐待、目睹亲人的死亡等,那些认定童年创伤就是DID的成因的心理学家认为小朋友在经受了无法承受的痛苦、无力和绝望感后,又没有获得外界的支持,无从逃脱时,就会幻想自己变成了另一个人,来逃避这种让人窒息的感觉。但是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不是每个经受创伤的小孩都产生新的人格呢?临床研究发现患DID的人受暗示性是很强的,换个词来说就是更容易被催眠。所以他们有可能是自我催眠,从一个皮囊里逃到另一个皮囊里去。
  
  第四问:多重人格是种罕见病还是流行病?
  
  有人可能会说,当然是罕见病啊,又不见我认识的人里面冒一两个出来。然而,事实究竟是怎样,连那些临床心理学家也搞不清楚。因为DID的诊断实在是太困难了。
  
  在1979年以前,在北美,能够查到记录的DID案例都不超过200个。可以说是一个极其小众的病,但是在过去30年总数却激增到3万个以上(Ross,1999)。尽管数据有那么大的差异,我们依然不能推出“这三十年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已经越发地流行”这个结论。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数字的增长背后可能有很多其他不靠谱的因素在作用:
  
  不靠谱因素一:流行文化影响。Flora Rhea Schreiberie在1973年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小说《女巫》(Sybil)描述了一个化名Sybil Dorsett的女人治疗的故事,她被诊断为分离性身份认同障碍,兼具16种人格,这么有话题性的书在当时成了绝对的畅销书,并在1976和2007年改编成电影。而就是因为这部传奇性的作品大红开始,这种罕见的精神障碍进入了公众视野。情形有点像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大众一下子都跑去学点心理咨询一样。有研究者认为这跟随后多重人格案例的激增不无关系。
  
  不靠谱因素二:诊断标准改变。当分离性身份认同障碍被写入《美国精神卫生标准手册第三版》(DSM III)时,就相当于官方承认了DID的ID了。同时,经常被人和DID混在一起的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也变得更加严格。所以,第二个可能导致DID增长的原因是过去一些被定性为精神分裂症的案例,现在人们搞清楚,更应该是属于一种分离障碍。
  
  最后,最不靠谱的因素你肯定没猜到,那就是心理治疗师的诱导。因为DID很多时候都是在催眠的过程中被引导出来的。因此有不少人质疑那些“人格”是被某些心理治疗师“问”出来的。虽然心理治疗师按道理应该保持中立,但是如果你发现你个病人开始给你讲些像电影一般的故事,或者发现有一点苗头像是“多重人格”的症状。而你本身就是个坚信DID是存在的人,那么可能在问问题的时候就会带有一定诱导性啦,或者在诊断时,发现有些模糊的症状更愿意把它打上这个可以让你扬名立万的名字。有个别案例可以证明这种咨询师的造假或者“潜意识”造假的存在。
  
  第六问:中国有多重人格的案例吗?
  
  好问题。讲了那么多都是老美的事情,究竟中国有没有多重人格呢。在电影界呢,也算是有的。姜文在《绿茶》中就恋上了两个赵薇,一个是属于白天的女博士吴芳,一个是属于晚上的朗朗。但是现实中又怎样呢?翻查了一下目前关于中国的DID案例的研究,结果只看到一些介绍这方面的临床诊断技术的文章,也有研究者在上海做过一次临床调查,筛查有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的群体,但是貌似也没有找到很多样本。不过,假如多重人格不是一个小众病,那么在我们这个人口大国估计也有案例的,只是还需要有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深入研究。

 

   本文来源于心理氧吧,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tspsy.com

 

多重人格障碍,精神疾病,人格分离,

相关文章推荐

Copyright © 2010-2017 TSPSY All Rights Reserved

  • 长按识别二维码